歐洲空間局雷達遙感領域首席科學家Fabio Rocca教授將于1月13日(周一)14:30在武漢大學新圖書館報告廳主講珞珈講壇第七十四講,題目是:“Developments in SAR technologies: towards higher resolution, higher penetration, shorter revisit times”(合成孔徑雷達技術的發(fā)展:更高的分辨率、更強的穿透力、更短的重訪時間),屆時歡迎廣大師生參加。需憑校園卡入場。
附:Fabio Rocca教授簡介
Fabio Rocca,意大利米蘭理工大學榮譽退休教授,博士生導師,歐洲空間局雷達遙感領域首席科學家。中國科技部-歐洲空間局對地觀測領域國際合作項目“龍”計劃“地形量測”主題歐方負責人(中方負責人為武漢大學李德仁院士)。Rocca教授通過龍計劃合作項目,在推動中歐遙感領域的合作作出了杰出貢獻,2013年獲得中國國際科技合作獎。
Rocca教授主要從事數(shù)字信號處理、合成孔徑雷達、斷層構像技術和地震波數(shù)據(jù)分析等方面研究。1968年首次提出對電視信號進行動態(tài)補償,這是當前所有視頻壓縮技術的基礎,1983年,組織實施了世界上首次通過衛(wèi)星進行數(shù)字電視信號傳播的實驗,隨后設計了世界上第一臺單光子計算機層析成象系統(tǒng)。
在雷達遙感領域,Rocca教授于1991年提出兩個SAR衛(wèi)星組成星座實現(xiàn)干涉的思想,由歐州空間局成功實施了ERS-1/2衛(wèi)星的串飛實驗,開創(chuàng)了雷達干涉測量技術的新階段。上世紀末,Rocca教授提出的永久散射體干涉測量技術,再次有力地推動了雷達干涉測量技術的發(fā)展,至今仍然引領該領域的前沿研究,是國際學術界的大師級學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