時 間:2020年11月30日(周一)15:00
地 點:武漢大學櫻頂老圖書館
主講人:王杰
講座題目:《審美的革命:通向未來之路》
主要內容:審美的革命是席勒在《審美教育書簡》中提出來的思想,這一思想一方面發(fā)展成了以審美人性論為基礎的審美救贖理論,另一方面經(jīng)過馬克思、朗西埃、巴迪歐和阿列西等學者,發(fā)展起了通過藝術和審美改變世界和社會的理論以及先鋒派藝術運動。當代社會,隨著新一輪科技革命的展開,也隨著工業(yè)化社會嚴重的經(jīng)濟危機和倫理危機,人類正面臨百年前所未有之大變局,面臨著一個新軸心時代的來臨。因此,思考未來成為人類在當代社會的基本問題。1516年英國大法官和人文學者托馬斯莫爾出版《烏托邦》,開啟了在工業(yè)化社會或者說資本主義社會關于未來的思考。在現(xiàn)代人文學科中,思考烏托邦的譜系及其當代發(fā)展具有重要意義。從烏托邦→空想社會主義運動→科學社會主義理論→敵托邦及悲劇之死的理論→異托邦→鄉(xiāng)愁烏托邦。講座的基本內容包括:一、當代社會的深刻危機:信任危機:以《刺客聶隱娘》和《南方車站的聚會》為例;二、馬克思主義美學:文化與社會的理論傳統(tǒng);三、審美的革命:從席勒到阿列西;四、當代藝術的文化價值。
承辦單位:本科生院、武漢大學通識教育中心
主講人介紹:王杰,浙江大學傳媒與國際文化學院教授,中華美學學會副會長,中國藝術人類學學會副會長;浙江大學人文學部副主任、浙江大學當代馬克思主義美學研究中心主任、浙江大學傳媒與國際文化學院教授委員會主任,《馬克思主義美學研究》主編。國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標項目“當代美學的基本問題與批評形態(tài)研究”首席專家。出版的主要著作有《尋找烏托邦——現(xiàn)代美學的危機與重構》、《文化與社會——馬克思主義與20世紀中國文學理論發(fā)展研究》、《審美幻象研究》,譯著有《文化、治理與社會》、《美學意識形態(tài)》,主編了《美學》教材等。
本科生院
2020年11月26日